“秘中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”(进博会故事)
 日期:2022-11-01   浏览:1454   来源:济南市红色革命干部教育培训中心  返回列表

编者按: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。5年来,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、让展商变投资商,交流创意和理念,联通中国和世界,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,书写了一个个合作共赢的故事。本报从今天起推出“进博会故事”系列稿件,讲述进博会助力各国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真实故事,展现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给世界提供的新机遇。

在秘鲁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市郊区的萨查卡村,奥斯瓦尔多·马马尼家的3层楼房格外显眼。记者走进他家的院子时,马马尼正与妻子、兄弟姐妹和孩子们一起,赶制一批羊驼造型的玩偶。这些独具秘鲁特色的手工艺品即将远赴中国上海,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消费者见面。

“不久前,我们将房屋加盖了一层,专门用于生产羊驼玩偶。”马马尼告诉记者。他们一家来自秘鲁阿曼塔尼岛,岛上许多居民世代以手工制造羊驼毛织品和玩具为生。马马尼家也有一个作坊,从事羊驼毛手工艺品制作已经20多年了。以前,他们的产品主要在当地旅游景点出售,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远渡重洋销往中国。一切改变都要从进博会说起。

“我们白手起家,靠进博会打开了局面”

2018年,长期从事中拉贸易的中国姑娘马玉霞与秘鲁伙伴贝德雷加尔、伊莎贝拉的创业之路刚刚起步。她们向中国客户交付的第一笔订单就是马马尼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1000只羊驼玩偶。正当她们想着如何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时,中国将举办进博会的消息让马玉霞眼前一亮。马玉霞报名参加了首届进博会,并为这些羊驼玩偶起了“温暖驼”的名字。

当年11月,“温暖驼”亮相首届进博会。“我们展品单一,生产标准化程度有限,国内消费者能否接受,我心里直打鼓。”马玉霞说,当时她只带了羊驼玩偶的摆件和挂件两种样品参展。没想到,仅9平方米的展位挤满了人,几百件样品没等进博会闭幕就售罄。进博会首秀后,“温暖驼”陆续接到5家实体店的订单。

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,马玉霞和大家做了充足的准备,伊莎贝拉带着种类更多的新产品从秘鲁飞到上海参展。“温暖驼”再次旺销。展会结束后,与她们开展合作的实体店达到17家,电商也主动找上门。到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时,“温暖驼”品牌已增加到20多个大类、300多种细分商品:摆件、围脖、拖鞋、动物玩偶……一时间货品供不应求。

“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,也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高级别的展会。”伊莎贝拉至今难忘现场参加第二届进博会时的震撼与激动。她清晰地记得,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指出,中国市场这么大,欢迎大家都来看看。“习近平主席的话让我们充满希望。我们一直努力给秘鲁的特色产品寻找新的国外市场,这并非易事,直到通过进博会平台,我们进入了中国大市场。”伊莎贝拉表示,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鼓励着千千万万像她们一样的创业者到中国开展业务,实现更好发展。

“我们白手起家,靠进博会打开了局面。”马玉霞说,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效应,“温暖驼”突破了创业之初的艰难时期,可以集中精力扩大产能、提高质量、创新设计。“正是因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,不断为合作交流搭建平台,‘温暖驼’这样的小企业才得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大潮中。”

“即使相隔万里,也能感受到精彩的进博会对秘鲁手工艺人的友好”

每周一凌晨4时,马马尼都会开着新买的汽车,到距离3个小时车程的布诺镇购买羊驼毛皮。现在,他们一家每年能生产约5000只羊驼玩偶,绝大多数销往中国。

“我在阿雷基帕市的市场租了一家小店。有一天,马玉霞来到店里,从我和其他手工艺人那里各买了几件羊驼玩偶,比较谁家的工艺更好。最后,她选择了我们。”一开始,马马尼并不适应成批量、标准化的生产。经过反复磨合,马玉霞和贝德雷加尔对羊驼玩偶的五官、形态乃至脖子的粗细等都做了细化,产品的外形逐渐规范统一起来。

通过进博会成名后,“温暖驼”开始组织当地家庭进行专业化生产,大大提升了当地手工制品的品质。“如果没有中国市场,很多像我这样的手艺人就要失业了!”马马尼说。借助进博会打开中国市场后,马马尼的作坊收到的中国订单金额从最初每年1万美元,增加到如今的每月5万美元。“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搞生产,日子越过越好了。”望着家人,马马尼露出幸福的笑容。

如今,在秘鲁已经有100多个像马马尼这样的家庭加入到合作中来。今年40岁的恩里克是一名设计师,负责为“温暖驼”品牌设计新的玩偶模型。他的作坊以前主要生产火烈鸟和大象造型的玩具,只有4名家人从事生产。“中国伙伴一直在鼓励我们提高质量、创新设计,这对于我们这些家庭作坊是很好的发展机会。”恩里克对未来满怀期待,“与中国的合作让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。我们在中国被称为‘秘鲁手工艺人’,这令人自豪。”

看着中国伙伴转发来的消费者评论和点赞,许多像马马尼、恩里克一样的秘鲁手工艺人,都满是幸福感和成就感。“即使相隔万里,也能感受到精彩的进博会对秘鲁手工艺人的友好。”马马尼说。

“通过进博会平台,一些秘鲁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”

在阿雷基帕市西北郊的科罗拉多山区,记者见到了34岁的设计师加马拉。与一般的家庭作坊不同,加马拉的作坊有近40名当地女工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11名女工正在娴熟地用针在玩偶身上点刺出花纹式样。其他女工有的在家上班,也能获得同样的薪酬。作坊还专门设立了儿童活动室,方便这些女工照顾孩子。

“3年前,进博会为‘温暖驼’带来了大量订单。我们加入品牌合作后,业务量迅速提升。如今,整个作坊每年可以生产约2.5万件不同样式、尺寸的羊驼玩偶。”加马拉说。手工制作这些产品步骤复杂。“如您所见,这些长期与我们合作的手工艺人,已经成为该领域专家。她们必须非常仔细,使玩偶看起来更加逼真。”加马拉说。

正在给一只“小羊驼”梳理毛发的罗萨里奥告诉记者,羊驼玩偶的耳朵和面部等细节很难把握,她花了至少一年的时间来学习让羊驼玩偶变得更完美。“我在这里工作4年多了。”她说,“这几年,我的收入提高了很多,还能有时间照顾家庭。”

作为合伙人之一,贝德雷加尔几乎每天都要到这些作坊查看产品质量,如色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,制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等。“通过进博会平台,一些秘鲁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。”贝德雷加尔说,“希望再次参加进博会,并把秘鲁手工艺人请去,为大家现场展示羊驼玩偶制作过程。”

“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惠及世界,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”

深秋的北京,色彩斑斓。海淀区的一家商场内,人流不息,暖意融融。一家毛绒玩具店里,一只只羊驼玩偶呆萌可爱,受到了顾客们的青睐。

2021年,刚刚创业不久的毛绒玩具店主刘丛在浏览进博会相关新闻时,注意到了来自秘鲁的“温暖驼”。为此,她特意报名参加了第四届进博会,现场洽谈合作。

每两个月,就会有一批“温暖驼”从阿雷基帕市出发,经过利马、香港,抵达上海,再分发至全国各地。

如今,“温暖驼”在国内30多家商场有合作销售店铺,年销售额是2018年的20倍。今年,连续第五年参展的“温暖驼”展台将扩大到36平方米,展出卧姿羊驼玩偶、手绣抱枕等新产品。

参加了多届进博会的秘鲁驻上海总领馆商务参赞蒂安娜·彼塔表示:“‘温暖驼’是秘中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,进博会是了解中国商业文化和消费趋势的理想平台。”

羊驼毛纺织业是秘鲁的支柱产业之一,也是秘鲁山区民众的重要收入来源。近年来,秘鲁大力推动羊驼毛纺织业及时尚业走上国际舞台,着力打造“秘鲁羊驼”的原产地品牌。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这一产业带来新的机遇。“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中国很多消费者愿意购买高品质、差异化的产品。秘鲁的羊驼毛纺织品在中国市场拥有良好前景。”秘鲁出口和旅游促进委员会执行总裁阿莫拉·卡巴哈尔·舒马赫说。

“温暖驼”的故事,是中国与各国共享市场机遇的生动缩影。从历久弥新的百年老店,到搏击潮头的初创公司;从实力雄厚的世界500强企业,到最不发达国家的中小微企业,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、让展商变投资商,在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,也在更好惠及各国人民。“进博会5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,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惠及世界,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。”舒马赫说。

(本报秘鲁阿雷基帕、北京电 本报记者 吴 杰 陈一鸣 王 迪)

来源:人民日报


<上一篇:展现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(和音·大国外交砥砺前行⑩)下一篇: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——各地干部群众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>
0.336

展开
  • 微信扫码咨询
  •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
  • QQ客服
  •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
  •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
  •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